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肖芳
“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以湘江科学城为依托,培育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引爆区’,这是市委赋予湖南湘江新区新的历史使命,也是推进创新发展新的历史机遇,新区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历史自觉,加快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引领区,以新区担当助力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近日,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资料图片)
加速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实力是国家竞争和城市竞争的核心要素。在谭勇看来,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对长沙找准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坐标,加速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湖南湘江新区作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不仅是全省的创新高地,也是产业高地,在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是有平台优势。省委明确提出打造湘江西岸科创走廊,并以湘江新区为核心,全力建设湘江科学城,将其打造成为创新成果策源地、创新人才聚集区、创新产业增长极、创新生态共同体和创新发展新引擎。
二是有科研优势。新区有三所双一流大学,拥有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769家,是湖南“4+4科创工程”的核心承载区,4大实验室在新区均有布局,4个重大科学装置有2个位于新区。
三是有人才优势。新区直管区人才总量达到80万人,获评各类高层次人才2400余人,占全市的60%以上。
四是有政策优势。近年来,新区先后出台了《关于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支持高质量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若干政策》等政策,鼓励创新发展。
五是有场景优势。新区目前有15条产业链,上市企业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均在国家级新区中位居前列,良好的产业生态为各类研发成果落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新区将以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为新起点、新机遇,以走在前、作示范的奋斗姿态和工作状态,为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作出新区贡献。”谭勇表示。
建设湘江科学城“引爆区”
谭勇认为,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引领区必须坚持以点带面。前期,新区已完成了湘江科学城的概念规划,明确了空间格局、功能定位、战略目标等,《湘江科学城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
如何建设湘江科学城这个“引爆区”?
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深化片区发展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推动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等有机衔接起来。
坚持省市联动。省委省政府牵头建立湘江科学城重大问题快速决策机制,统筹湘江科学城建设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问题的决策部署,并建立对接株洲、湘潭的跨区联动机制。
坚持资源导入。紧紧聚焦三类500强企业、顶尖人才和世界QS排名前100的高校、知名科研院所和机构,全面梳理资源,实现精准对接。计划今年完成对接20个院士团队、40个高校科研院所、100家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湘江实验室、钢铁集团研究院等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
构建研发创新最优生态
“要让研发创新成为新区最鲜明的标签、最核心的竞争力。”谭勇介绍,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引领区必须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集聚各类研发要素、打通研发全链环节、提供研发全方位支撑,构建有利于研发的最优生态。
打造政策“新高地”。新区将精准对接《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拿出更多“真金白银”,提高政策覆盖面、含金量和针对性,从人才招引、平台建设、研发投入、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全方位引导支持研发机构集聚发展,打造最具吸引力的全球研发中心集聚区。
打造科创“主引擎”。全力引育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领军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外资研发中心,通过一批顶天立地的世界级、国家级研发中心引领前沿创新。同时,支持鼓励扩能升级企业研发中心,提升现有企业研发中心体量和能级,造就铺天盖地的省、市级研发中心,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打造人才“强磁场”。以长沙创建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为契机,坚持把人才招引摆在核心位置,注重招引外部人才、外籍人才,利用长沙海归小镇等平台,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引进一批国际尖端人才。同时,加强培养和留用本土人才,实施高校毕业生留长工程,推动大中专学生尽可能留在长沙。
打造产创“融合区”。围绕市场需要,搭建技术交易所、供需对接平台,建立研发成果及时掌握、第一时间洽谈、高效率转化的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走出深闺”“走向市场”,让研发“看得见”、产出“摸得着”。聚焦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深化创新协同攻坚、技术合作共享,支持鼓励研发机构与市场主体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合作,支持和赋能产业发展,提升创新研发与产业发展的吻合度,推动产业与创新同频共振、双促共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