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卓芳 曹娴
自2023年起,实施了13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历史舞台。1月起,全国各地陆续推出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提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相关资料图)
近日,湖南出台《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推出14条“真金白银”举措,将政策支持重点从消费端向产业发展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转移。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突出补短板、锻长链、建生态,全方位、多角度支持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省工信厅一级巡视员黄学工表示。
湖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抢抓新风口乘势而上?2月14日,省工信厅、省能源局和省财政厅对新政进行了详细解读。
补短板——
鼓励研发新车型、突破新技术(小标)
湖南是全国重要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2022年全省生产新能源汽车49.6万辆,同比增长约2.5倍,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52个百分点,占全国同期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7%。
然而,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创新能力不足等短板,尤其是本地新车型研发率不高。
新政靶向发力,大力支持新车型研发、引进,鼓励整车企业新建研发中心,提升创新能力。其中,对本土研发支持力度尤其大——在省内研发生产新车型,最高奖励500万元;在省内新建研发中心,最高奖励5000万元。
“各地都在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口,对湖南来说,创新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副处长夏立斌表示,这次出台的政策,可以激发企业研发新车型的积极性,同时对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集成技术、共性技术研发也有促进作用。
《政策措施》针对行业标准制定,做了明确奖补规定。如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湖南省地方标准的单位,分别一次性奖励3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10万元。
“掌握标准制定权,就掌握了市场主动权。”黄学工认为,支持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抢抓产业发展制高点,进而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锻长链——
提高产销规模,提升配套能力(小标)
近日出炉的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显示,全球新能源车市场迈入“千万时代”,由2021年的650万辆飙升至2022年的1009万辆。其中,比亚迪公司2022年售出约186.35万辆新能源汽车,超越特斯拉拿下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湖南列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有12家,涵盖吉利、比亚迪、北汽、广汽、上汽等一批国内领军企业。
为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政策措施》对销量和产能利用率达到规定标准的企业,按照相关产品销售额的0.5%给予奖励,单个企业单类产品最高奖励1000万元;鼓励有影响力的整车生产企业将总部落户湖南。
新政大力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以及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充换电设备研发生产。比如,在本省生产并被纳入省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配套件清单的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充(换)电成套设备,年度销售额达到要求的相关产品,按其年销售额增量的5%给予奖励,单个企业年度奖励最高达500万元。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长,每个环节都很重要。”黄学工表示,通过新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和配套水平,增强产业链韧性,保障供应链稳定。
建生态——
构建场景应用环境,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小标)
无人驾驶、人脸识别开车门、危险自动预警……新能源汽车日趋智能化、互联网化。
《政策措施》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示范,重点推动自动驾驶出租车、智慧公交、智慧物流、智慧环卫、智慧配送、智慧巡逻,以及矿卡、港口物流等智能网联汽车典型应用场景的开发和示范应用,探索建立新商业模式。每年对一批示范效果好的优秀场景最高奖励500万元。
湖南已建成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湖南(长沙)车联网先导区等产业平台,获批2家国家级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政策措施》对道路测试主体按照单车运营测试里程给予最高每公里2元的补助,进一步发挥我省智能网联车场景示范效应,鼓励全国更多企业来长沙进行道路测试。
对于新能源车主而言,充电便捷性是解决里程焦虑的根本。新政大力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对不同市州实行差异化奖补,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国省县乡道路沿线等应用场景倾斜支持。
“目前,省内各市州充电设施发展水平不均衡,差异化补贴能提高企业在发展滞后市州建设充电设施的积极性,从而优化全省充电设施布局。”省能源局电力处二级调研员吴正平说。
“这次奖补政策封顶金额高,程序申报简单。”省财政厅企业处二级调研员熊建祥表示,对符合相关标准的企业、机构,可同时享受《政策措施》和其他支持政策的资金奖补。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