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北方多地频现高温天气,让气候变化问题再度受到广泛关注。我国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也呈现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趋势。综合应对气候变化迫在眉睫。
(资料图片)
7月12日是全国低碳日。7月11日,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的“迈向COP28:全球气候适应行动的中国贡献——早期预警与适应气候变化主题活动”在西安举行。活动上,四川、海南、山东等省份分享了各自的气候适应政策与实践。
7月11日,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的“迈向COP28:全球气候适应行动的中国贡献——早期预警与适应气候变化主题活动”在西安举行,“全国适应气候变化专家库”征集工作正式启动。 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
四川:
超大城市打造通风廊道,发布首个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四川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貌复杂,全省海拔垂直高差超过7000米,同时是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
2020年8月,受暴雨和上游洪水影响,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水位迅速上涨,洪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漫过乐山大佛脚趾,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去年夏天,四川经历了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综合强度最强的高温事件,电力大省反而出现重度缺电,冲击了经济民生。
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正在并将继续广泛显现。在横断山区,1966-2020年,冰川面积由593平方公里减少至462平方公里,减少了22%;离成都最近的达古冰川50年内面积萎缩了82%;“蜀山之王”贡嘎山东坡的海螺沟冰川年均退缩速度从二三十米提升至超过50米……
“积极适应气候变化、推动气候适应型发展,既是四川防范气候变化重大风险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效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治蜀兴川的必然选择。”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气候与合作处副处长兰岚说,近年来,四川气候适应型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据她介绍,四川加强了气候感知体系建设。全省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平均间距缩小至8.7公里,川西高原关键区域基本实现全覆盖。在贡嘎山区,中国科学院建立了国家级观测研究站,可以通过视频方式全天候观测冰川,还建有气象、物候、生态样地等观测网络,立体化监测地球“冷暖”。“我们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组建了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初步建立了一体化气候预测系统,研发出流域气象要素客观气候预测模型。”长兰岚表示。
重点领域适应行动力度正在加强。四川在川西达古冰川开展了“盖被子”试验,减缓冰川消融。在秦巴山区南麓,花魔芋种植区域由原来海拔600-800米的地区提高至1000米以上,种植效益得到提升。同时,在超大城市成都打造了覆盖全域的两级通风廊道,建设环城生态公园,保证了“穿堂风”,减缓了城市“热岛效应”。
2022年10月27日,四川甘孜,在当地一观景平台上看到的“蜀山之王”贡嘎雪山。图/IC photo
“我们以《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出台为契机,精心组织编制《四川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并于2023年4月发布,成为新版国家战略出台后全国首份省级方案。”她说,《四川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提出了辨识度较高的适应气候变化“十大行动”,包括气候变化风险监测评估行动,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领域、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敏感产业、健康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自然灾害应急和综合治理行动,国土空间气候韧性强化行动。
她举例说,气候变化风险监测评估行动注重早期预警。提出研发西南区域1公里高分辨率区域数值预报技术,探索重点区域精细到百米级的灾害性天气网格预报,建立延伸期区域性暴雨、高温、强降温过程预报模型。建设易灾区智能化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系统,提升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的预警准确率、精细度和提前量。
国土空间气候韧性强化行动注重因地制宜。川西高原加强气候变暖影响观测研究,保护高原生物多样性,拓宽农牧民生计;四川盆地重点应对高温热浪等极端事件,加强防范沿江低洼地区洪水,打造充满活力的气候适应型城市群;攀西地区加强干热河谷综合治理,防范森林草原火灾,防范因灾返贫。
海南:
开展分区域、分类型蓝碳试点项目
海南作为热带岛屿地区,气候变化下的海平面上升、臭氧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等将对自由贸易港的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海南省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坚持减缓与适应同举并重,着力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打造适应气候变化海岸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处长张静说。
在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实践方面,海南开展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与影响研究,包括开展气候条件对海南地区哮喘和心脑血管两种气象敏感性疾病的影响研究,构建了哮喘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气象风险预报模型,研发了哮喘康复气象条件预报评估产品;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南美叶疫病和白根病入侵对中国橡胶树的影响;开展生态低碳城镇社区建设中的气象保障服务体系研究。
她表示,海南稳步发展海洋碳汇,开展分区域、分类型的蓝碳试点项目,挂牌成立省内首个海洋负排放研究示范基地。通过“绿色电力消费+蓝色碳汇抵消”的方式实现第三届消博会碳中和,实施碳中和的各环节均在海南碳普惠系统进行全流程展示。蓝色碳汇来源于万宁小海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该项目是全省首个通过备案的碳普惠项目。项目形成的碳普惠减排量可用于大型活动碳中和等自愿减排交易,丰富了生态资产价值转化路径。
张静说,下一步,海南将科学编制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推进热带岛屿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推动国家气候观象台软硬件建设,拓展气候变量监测。科学评估海平面上升对国土空间格局、沿海地下水资源、海岸防护能力、滨海生态系统和旅游资源的影响,提升极端高海平面和滨海城市洪涝等的早期预警能力。另外,高水平建设和运行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科学开展蓝碳标准体系和交易机制建设,探索推进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5月23日,海南海口,海南岛北岸的东寨红树林。海南岛沿着铺前港到东寨港10多公里长的海滩上,生长着一片茫茫无际的红树林。图/IC photo
山东:
海绵城市让泉城会“呼吸”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一级调研员王勇称,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山东省1961至2020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为每10年0.3℃,高于全国平均气温上升速率。近20年,山东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高温日数增加了48%,暴雨日数增加了9%。“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洪涝灾害增加,台风北上影响山东省的概率将明显加大。”
他说,“十三五”期间,山东省2019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22.7%,各类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取得了实效。
山东省气候变化适应实践中,重点领域适应行动不断推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初步建立山东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评价体系;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面推进。
他说,泉水是济南最大的特色。随着减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硬化面积增加阻断了雨水下渗,地下水资源补给能力下降,保泉呼声十分强烈。特别是汛期遇到强降雨,极易形成城市山洪,严重威胁着市民的生命财产与安全,济南亟待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2015年,济南市入选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按照促渗保泉、洪涝控制、资源回用、污染控制四大建设目标,济南安排建设了43个大项目、总投资77.32亿元。同时,济南还启动了62平方公里的济西推广区。截至2023年6月底,济南市已累计建成海绵城市243.45平方公里,其中2023年新增19.25平方公里。
同时,山东气候监测与预警网络体系不断完善,构建起了卫星、雷达、农业、环境、海洋等领域观测网,初步建立涵盖地基、空基、天基的气象观测系统;完成全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区划;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和应急体系不断完善,建成省、市、县、乡四级救灾应急体系和平台,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不断增强。
未来,山东将在重点领域及城市、沿海、生态脆弱地区积极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气候变化影响及风险评估,及时发布重点行业风险预测、预估和预警产品。提高城市生命线气候防护能力,制定城市气候风险地图,提高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抗风险能力及灾害恢复力。
湖南:
气象预报实现了由县级城镇点向乡镇和村社延伸
湖南省环科院环境经济所所长、研究员石广明表示,湖南省综合气象观测体系日趋完善。开展国家级自动气象站设备更新和观测要素扩充,推进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信息化管理;开展天气雷达技术升级改造和卫星遥感应用能力建设,完善岳阳观象台建设,推进长沙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建设。
湖南省气候监测预警能力不断加强,智能网格气象预报全省“一张网”建成。气象预报实现了由县级城镇点向乡镇和村社延伸,初步构建起林业、水利、水文、农业、生态环境和卫生健康等领域的监测体系。开展全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研究,持续进行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基本形成全域覆盖、点面结合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构建由县、乡、村、监测人员组成的四级群测群防网络,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建成。
“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稳步提升。”石广明表示,水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成。基本完成长江干流湖南段河势控制和岸坡整治、涔天河水库扩建、莽山水库、黄盖湖防洪治理等重点防洪工程建设。洞庭湖区和湘资沅澧“四水”流域整体防洪减灾能力持续提升。实施重要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开展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全力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设。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立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