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谈
【资料图】
那天早上,带着无比遗憾的心情,从八面山上下来。
先天上山来,投宿八面山,目的就是想一睹这座奇特的桌形山体的芳容。站在山巅,观天际的日出。没有想到,老天作怪。它撒开一张大雾网,牢牢地罩住了山上的一切。别说看山上的景了,站在五步之外的人,都看不清。早餐后,我们又等了一会,想要老天开开恩。没戏,等了老大一会,雾似乎越来越浓了。我们只好遗憾地与八面山拜拜了。
八面山,是酉水边上一座突然耸立的桌形山峰。四周是悬岩绝壁,山顶却如桌面般平缓,是一片起伏不大的山地草原。山体长达二十一公里,宽有四、五公里。上面,原是龙山县的一个乡,现为里耶镇的一个社区。有四千多人口住在这个山地草原上。
当我们的汽车开到半山腰时,老天突然变魔术似的撕开一帘雾幔,把一片明丽的阳光,洒了下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一弯秀丽的河水边,一片黑瓦白墙的房屋。这就是那座面对酉水、背靠八面山的古镇里耶。
此时此刻,酉水,里耶,如一幅画,铺展在明丽的阳光下。坐在车上的我们不禁惊呼起来:太美了!太美了!快停车,快停车!
车停住了,我们纷纷走下车去。一个个攀在盘山公路边的护栏旁,欣赏着面前的这幅大自然的杰作。只见清澈的酉水河,缓缓地流淌,一座古镇静静地卧在那里。空中,几丝薄薄的棉团似的白云,悠闲地从河面,从镇子顶上飘过……许多人忍不住掏出手机,拍下了这生活中难得遇到的天地、山水、古镇如此完美地组合在一起的奇妙景观。
老天啊,总算看我们远道而来,给了我们一点点面子,使我们心中的遗憾稍许去掉了一些。
我们落宿在古镇一家叫小南京的会所。从这个名字里,所以窥见到古镇曾经的辉煌!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镇也罢,城也罢,都是傍水而建的。那时候,汽车没有出生,火车没有出生,货物运输,都是靠水运。于是,许多的地方,因为傍水,而兴旺起来。酉水,是湘西的母亲河。很长一个时期,湘西各地的货物、人员,出山,进山,都是靠它。于是,紧傍着酉水的里耶,成了酉水河道上重要水路码头。十分繁荣。有这一方山地上的“小南京”之称。
2002年6月,这里一个巨大的古井里,发掘出37400多枚秦简。其牍数量远远超过了我国历次出土的秦简的总和。填补了秦代史料的空缺。这是当时惊动全球考古界的新闻。被世人称为“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从此,这个湖南西部的边陲小镇,一下子便从历史的深处走了出来,走到了国人甚至世人的面前。
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秦楚拉锯之地。一段时期,被楚占据;一段时期,又为秦统领。前不久,我游历陕西商洛的漫川关。那也是秦楚交界之地,说那里的人,秦人来了说秦话,楚人来了说楚语,于是产生了一个成语:朝秦暮楚。其实,这个成语又何尝不是对里耶古镇历史的生动写照呢?
这些年来,这个古镇,于我,可有太多太多的记忆了。
清晨,我迈步在古镇上那一条条布满明清时期古建筑的老街上,想找到十几年前、几十年前自己曾经落宿过的小旅社,光顾过的小商铺,漫过步的河滩草地……
大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省作家协会和《湖南日报》社,联合组织一些作家,搞了一次沅水笔会,就是从里耶开始的。当时,这个古朴的小镇,让作家们特别亮眼。那时,古镇的一条条街道,铺排在八面山下。而镇子下面,就是清澈得可爱的酉水(沅江的上游)。镇与江之间,是一片开阔的河滩。滩靠坡这边,长满了青草。滩靠河那边,则是干干净净的沙石。沙滩上,摆着许多条木帆船。有些,是正在修补、上油的旧船。有些,则是新造的新船。我们好奇走到一条将要完工的新船前,问造船的师傅:买这么一条木帆船,要多少钱呀?“不贵,一千二、三百元”。听到这,一个天真的想法涌上心来。当时,安排我们这次笔会的经费很小。何不在这里购上一条木船,从这里驾到洞庭湖,再把船卖掉。估计到那里出手,价钱会比买进来时还高。岂不是省下了这一路租船的费用?当时,参加我们那次笔会的《湖南日报》文艺部编辑、散文家银祥云,是邵阳资江上一个船老大的儿子,他从小跟着父母生活在船上,水性很好。我们找他商量:敢不敢驾船走沅江,过洞庭?他连连搖头。我们这个浪漫而天真的想法,只好到此打住了……
再次来叩访里耶,是与水运宪一道了。他为了创作电视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到湘西来补充生活。那天傍晚,里耶镇一个敦敦实实的中等个子的镇长,陪我们走过一条条古香古色的街道。在一条街道的建筑物上,还看到了隐约可见的解放军剿匪时留下的标语。镇子上面的八面山,就是当年土匪的大本营。解放军在拿下八面山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作出了很大的牺牲。
镇长和我们一路缓步从老街,走到了河边的这片沙滩上。水君不断地问镇长这,问镇长那,总想从这个敦实厚道的镇长身上,挖到他创作所需要的更多的素材。后来水君回忆,那次与镇长的交谈,他获得了不少创作所需的鲜活的材料。如镇长说,当年盘踞在八面山燕子洞的土匪,十分顽固。解放军发动土匪的亲属们向他们喊话,用亲情感动他们。让他们放下枪下山。政府会宽大他们。这一着还真管用。镇上的一个老妇人(那时还是一个年轻的俊媳妇),当年就喊下山四百多条枪(即400多个土匪)。被评为剿匪英雄。得了锦旗。这位妇人没把它当成大事,将锦旗压在箱子底下,直到近期才被子女们发现……
当时,我们落宿在镇供销社办的小旅店。小旅店里,连一部黑白电视机都没有。可不可以到供销社租一部电视电看几天呢?这位可爱的镇长,还真带着我们到了供销社。被精明的经理幽默地拒绝了:没办法,上级还没有批准我们开辟这项业务……
许多许多这样有趣而温暖的记忆,将这个小镇,鲜活地留在我的心的深处。
次日,天刚蒙蒙亮,我就走出了“小南京”的住所,到镇上去寻找这些记忆留存的地方。小旅店找不到了,却见到了一幢一幢虽然外表古朴、却是新建的楼房,一家一家民族风情极浓的民宿,遍布整个镇子,接待天南海北的游人。镇子自然也长大了。如今,镇上常住人口接近五万,翻了几倍了。镇与河之间,没有以前那样亲近了,一条大堤耸立在中间。大堤上,砌了一堵古城墙似的齿形墙体。使你觉得,古镇更古了。也许是下游修了水坝,建了电站。镇子前面的酉水河,水面开阔了,平缓了,没有了那片硕大的沙滩和草地了。平坦的河堤上,晨练的人们,或散步,或做操,悠闲而舒心。
渐渐地,我来到了一个紧傍着河堤的广场。一道侧立的四方形的大门出现在面前。门左边的墙体上,赫然标出几个大字:古城遗址。从这个大门进去,就是那个2002年出土3万多枚秦简的巨大的古井。古城遗址门前,一块一块状似秦简的青石板摊放在地下,上面雕刻着秦简上的字体,营造出一种秦简的气氛。昨天从八面山下来时,我们就参观了早些年修建的秦简博物馆。一样一样出土的秦代的文物,陈列在馆里……
秦一统天下后,便在这里设立建陵县制。县府就设在这座古镇。今日古镇街上,还不时可以见到大秦建陵的牌牌。处处让你感受到一种大秦的气息!这种气息,这种氛围,不就是古镇最具吸引力的特色?天南海北的游人,不就是奔着这个来的吗?
美哉,厚重而古朴的里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