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为新修建道路浇筑混凝土现场。青山铺镇供图
星沙时报讯(记者 杨源 通讯员 余静 宁瑞欣)屋分散,路弯弯,坑坑洼洼不好走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近日,站在新修建的水泥路上,长沙县青山铺镇赛头村村民郭正光很是感慨。
赛头村社星组地处青山铺镇与福临镇交界处,组上有8户村民的房子零星分布,只有一条老路供村民出行。虽然这条路只有300米,但路面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走过去既费鞋,又闹心。
“村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先把路修好。”郭正光说,此前也尝试自己动手,组织村民们铺沙石、铺石块,对这条老路修修补补。不过一到下雨天,水就把之前铺的全部冲刷掉了。
“我们组上村民家庭很多都买了小汽车,路况差行车困难……在外面办事,想回趟家都要做思想准备。”村民代表黄雪冰也有同样的感受。在日常联户走访的工作记录本里,群众想要修路的诉求越来越多。
为方便村民出行,郭正光和黄雪冰汇总了大家的意见,上报村级党组织寻求帮助。由于当时没有相关项目和资金扶持,该段组级公路一直未能全部硬化,“资金从哪里来”是修路的最大难题。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这条路我们必须要修好。”郭正光和黄雪冰联合村上其他村民代表和村委会召开民情碰头会,商议修路方案。讨论中,大家想起组上的邓先生,过年和清明都会回祖坟扫墓,之前也出资修了一条组级道路。郭正光抱着试试的心理,拨通了邓先生的电话,向他提出为村民再修一条路的请求。
“当然没问题。”邓先生爽快地答应。协商沟通后,邓先生提出可以派出他公司的工人前来施工,并提供模板、混凝土等材料,全额出资,无偿将这条300余米的老路进行硬化。
这一通电话,架起了村民群众、党组织和在外人才的“连心桥”。“把路修好,我们也愿意出钱尽一份力。”通过村民代表和联系户共同磋商,该路段涉及的8户村民自发每家每户出1500元,用于罐车水泥转运费用和工人伙食开支等,大家还提议免除了两户高龄独居老人捐资。
赛头村“泥水路”摇身变为“水泥路”,只是青山铺镇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缩影。青山铺镇各村(居)民代表充分发扬刘少奇同志“天华调研”精神,下沉到户,走访调研,与群众共商共议共解急难愁盼问题,为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实现“代表联到户、户户有人联、家家有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