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红网时刻新闻2月2日讯(通讯员 杨善雅)1月30日,泸溪县文联开展“两水”(沅水、武水)溯源采风活动,挖掘“两水”文化,体察民俗风情,助力泸溪文旅高质量发展。本次活动,邀请了诗人刘年以及本县诗人、作家深入到沅水沿岸的红土溪、麻溪口、五果溜、辛女岩、黄金坨、种羊场等地采风。
当天上午9点,车出泸溪县城,沿河直行,一行人抵达了武溪镇红土溪村,绕过水塘,穿过古巷,来到有湘西第一家作家书屋之称的“自佳书香苑”。书苑,背靠青山,面朝沅水,暖阳下显得古色古香,书香氤氲。大家看了侯自佳出版的30部作品,特别是大量的手稿,让人震撼,除此之外,书苑内还有大量的盘瓠辛女文化的书籍与资料,十分珍贵。大家深为侯自佳先生为文为人的风骨所感动,他寄情沅水,笔耕沅水,为盘瓠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承奉献了一生的心血与智慧。“我要给侯老先生上一炷香,他是一个热爱文字的人啊!”环顾侯老先生的作品之后,刘年来到香案前发出由衷的慨叹。侯老先生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是“沅水文痴”之作将同沅水一道永远流淌。
出书香苑不远就是汀江渡口,顺着波光粼粼的沅江远眺,辛女岩顶天而立,如冬日的太阳,光而不耀,默默承载着数千年的传说和故事。辛女岩,因着民间传说的盘瓠故事,以及大量与神话传说相关联的地貌特征和文化事象,被誉为盘瓠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承地。杨丽娟、谭桂芝等纷纷拿出手机留影。
在县种羊场,民国时期宁乡人王侃曾在这里创办湖光农场,当地文化人士向诗人、作家们详细介绍了上世纪四十年代金庸先生两度来此工作生活的前后经过,以及金庸协助场主做好经营管理、培育树苗、垦荒植桐等工作,工作之余收集山歌的故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还深入到湖光农场原址了解情况并提出有关修缮工作的合理化建议。莺飞草长,昔日的痕迹被时间掩埋,仅留下丝丝缕缕供后人探寻追忆,但这片沅水滋润的土地仍将源源不断孕育着新的故事和传奇。
在五果溜村,村前沅水奔腾,村后公路纵横。这是一个传统荸荠种植村,荸荠个大、味甜、脆爽,深受青睐。近年来,五果溜立足村情禀赋,做活“三水文章”,打造“水美乡村”,种植荸荠400多亩,筹建大型特色农产品冷鲜库……就在去年,五果溜村荸荠获得全国绿色食品标识认证。诗人、作家们与姚元刚支书亲切交谈后,倍感激动与振奋,纷纷走上田垄,拿起手机拍照留念……米显恩赋词一首《鹧鸪天•五果溜村》:我约金风还故乡,清新满目画长廊。碧江拥抱田园锦,绿道纵横生态庄……乡村力振兴宏业,福祉频添惠众苍。
下午4点,一行人来到达岚镇岩门古堡寨。小溪环绕,大山墨绿,阳光斜照,高墙、望眼、港道在逆光里显得更加神秘,黛瓦、石阶、石板在光影里显得加古朴,犹如一幅宋人山水画。古堡,建于明永乐二年,呈椭圆形,镶在青山下,嵌在绿水边,吊脚楼、砖墙、红岩墙脚……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堡寨,形成了一道封闭的防御体系。诗人、作家们在古巷里流连忘返了。“早晨东山采薇,黄昏南山采菊。这方山水真好,是一个世外桃源。”刘年说。
据泸溪县文联负责人介绍,泸溪县域内水系发达,形成了“一江一水一河多溪”的水系格局,其中最为出名的为沅水、武水,同时水域特色鲜明,有下湾文化、盘瓠文化、屈原文化、商埠文化、码头文化、巫傩文化、龙舟文化、武侠文化、戏曲文化……今后,将通过系统性发掘,深度探寻“两水”的历史脉络、文化厚度、风土人情。此举意义重大,必将影响深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