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明确提出国企融资成本上限。 (视觉中国/图)
2022年12月初,湖南省长沙市国资委、财政局发布《关于加强市属国有企业融资行为和融资担保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综合融资成本不得超过8%”的规定引起市场关注。
(资料图片)
除了长沙,2022年以来,贵州省、湖南省株洲市先后对国企融资成本做出限制。过去两年,江苏省部分城市、云南省也曾就压降融资成本提出过类似要求。
多地为何设置国企融资上限?
“超了就要严查”
贵州一家城投公司董事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时是在一次全省视频会议上,宣布了8%的限制条件,“超了就要严查”。
已有城市更进一步,将6%、7%作为国企融资成本上限。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江苏省泰州市曾于2020年下发指导性意见称,市级国企新增融资成本不得超过6%(年化),县级市(区)不得超过7%,县级市(区)下属园区企业不得超过8%。
江苏省南通市财政局曾在2022年工作计划中称,“对融资成本6%以上的隐性债务全面清理、分类处置,争取2022年末全市隐性债务平均综合利率下降到5%以内”。目前南通市财政局官网已将这段关于债务的说法删除。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前几年有一些地方的融资成本甚至达到12%左右,而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2%,融资成本过高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这几年经济增速持续下行,资本市场的收益率也在下滑,如果收益和成本倒挂,会导致债务上升、风险扩大。另外,当前全社会的综合融资成本都在下降的情况下,超过8%是风险较高的。
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9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34%,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
但温来成认为,市场利率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各地应以指导性意见为主,下达硬性规定有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形。
清理非标融资
罗志恒还表示,融资成本超过8%与层层相加的中介费用有关。银行贷款基本不会出现超过8%的情况,超过的一般是信托等非标类产品。
非标是城投最主要的风险类型。据华泰证券统计,2018年以来,非标逾期频率逐年提高,2018—2021年及2022年(截至10月底),非标逾期事件分别为19、35、34、37、37起。
2022年新增非标逾期案例中,绝大部分发生在贵州(19个)。此外,云南、河南、甘肃、内蒙古各有3个,山东、陕西各有2个,山西、广西各有1个平台涉及非标违约事件。
从规模上看,据华泰证券统计,江苏、贵州、湖南2021年非标总规模分别为5600.47亿元、1907.50亿元、1495.53亿元。其中,贵州在2021年各省份非标占比中排名第二,信托是省内最大一类非标融资。
根据各省公布的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截至2021年末,江苏、贵州、湖南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分别为18964亿元、11874亿元、13605亿元。
近几年,各地在针对性地清理高成本的非标融资,缓解债务压力。
2022年9月,株洲市审计局启动全市国有企业直接融资、非标融资专项审计调查,旨在摸清融资成本,重点关注高息融资问题。
两个月后,株洲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王卫安在“华声在线”上撰文称,株洲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加大非标融资产品压降力度,带息负债中非标融资产品较2021年同期下降2.31个百分点。
据华泰证券研报,伴随非标监管政策趋严,2021年31个省级区域中的16个在非标规模上较2020年已有所压降。
其中,2021年贵州的非标占比下降较快(-6.11pct),主要源于非标规模的降低。华泰证券认为,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区域内城投平台压降非标债务规模的成果,也说明区域内平台非标债务接续的困难。
南方周末记者 封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