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疫情防控“新十条”出台,提出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组织专家团队第一时间编写了《新冠阳性人员自我应对手册》,阳性居家如何识别危重症?哪些情况要送医?就医准备有哪些?晨视频带你解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危重症状的识别
1. 多数人感染后的症状转归规律:
感染新冠后的中青年轻症患者,发病初期的1-2天症状较轻,可能感到轻微咽干咽痛、身体乏力。
第2-3天可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并达到症状高峰,部分患者可高热至39℃左右,浑身酸疼乏力,咽痛加剧,或者伴有味觉和嗅觉的减退或消失。
第4天左右体温开始逐步下降,很多人从这一天体温降为正常,不再发热,但仍然咽痛咽痒,部分人开始流涕、咳嗽。
在后续的5-7天,体温基本降到正常;由于前期病毒导致的呼吸道黏膜破坏,人体通过流涕、咳嗽排出坏死的细胞,因此仍可存在鼻塞、流涕、咳嗽症状。1周左右所有的症状开始明显好转。核酸转阴的可能性很大。
临床发现已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感染后病程更短、病情更轻。而部分老年人,尤其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病情更为复杂,需要严密观测。
2. 如何及时识别危重情况
(1)哪些人群容易出现危重情况?
以下人群感染新冠后更容易出现危重症的风险,居家隔离期间应密切观察:
大于60岁的老年人;有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肥胖人群(体质指数大于30);重度吸烟者。
(2)有哪些病情危重的预警信号?
居家隔离的阳性人员出现以下症状时,建议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①服用退热药后仍然持续发烧超过 38.5℃并持续三天以上。
②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或气促、喘息,咳嗽时胸痛明显。
③低氧血症(家中有便携式血氧仪的可进行测量,如指脉氧低于93%则可能为低氧症);
④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或意识不清、抽搐、失语或不能行动、不能喊醒或不能保持清醒;
⑤出现消化道症状:食欲明显减退、呕吐、腹痛或腹泻(以儿童较为常见);
⑥精神状态非常差、虚弱或行走不稳;
⑦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
⑧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⑨原有基础疾病加重或不能控制,例如原有高血压控制良好,现在使用原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升高。
(二)有医疗需求时的就医方法
1. 选择就医医院
(1)通过互联网医院线上咨询或基层医护人员(如社区)上门诊察确定是否需要去医院,同时接受分级分类指导。
(2)坚持就近原则。单纯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选择去定点医疗机构。有基础疾病者,直接到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就诊。
(3)紧急时拨打120 急救电话。
2. 选择就医路径
(1)提前向社区及接诊医院发热门诊咨询就医相关政策。
(2)合理安排交通工具,尽量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3)前往所选择医院的发热门诊或急诊室,按照医院流程接受相关检查。
(4)服从医院安排,按指定路径抵达住院部。
(5)按医院要求办理住院相关手续。
3. 做好就医准备
(1)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等相关证件。
(2)携带既往病历资料,如门诊及住院病例记录、各种检查及化验结果、影像资料等,特别标记出自己过敏药物或其他禁忌药物。
(3)准备档案袋,便于收纳病历、处方标签、检查结果等资料。
(4)备笔和记录本,记录医生的嘱托,写症状日记。
(5)准备好日常生活用品及充足的口罩。
(6)请身体健康的家人陪同,必要时准备好陪护人员生活用品。
(7)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情,相信医院、配合医师。
(8)就医过程全程规范佩戴好口罩。
潇湘晨报记者周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