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的邓某长期大便质稀不成形,每天排便一至两次,且伴有身体乏力、畏寒,白天精神不佳,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资料图片)
经过多方咨询和打听,邓某来到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相关医生在详细诊查后给予针刺和艾灸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邓某的大便逐渐成形,人也更有精气神,其余伴随症状也有明显改善。在治疗期间,邓某逐渐喜欢上艾灸这种温热无痛、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希望能更详细地了解艾灸,更好地调养自己的身体。
接下来,常德市二医院为您详细解说艾灸。
艾灸是指用艾绒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艾灸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正气充足,就能对抗外来大的病邪,而艾灸可以增强人体的正气,现代发现艾灸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其作用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①祛风散寒,温中补气——治疗寒性、虚性疾病,如虚性或寒性胃脘疼痛、腹泻、痛经、月经不调等;
②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治疗经络气血瘀滞不通的疾病,如风寒湿性骨骼肌肉关节疼痛等;
③扶阳固脱——治疗阳气虚脱的疾病,如中风脱症等;
④防病保健——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艾灸禁忌症
1.灸治的适应范围一般以虚证、寒证和阴证为主,热证及阴虚发热证勿用。
2.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行瘢痕灸。
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经期也不宜施灸。
4.小儿囟门未闭者不宜施灸头部。
5.过度劳累、饥饿、精神紧张者、极度衰竭者不宜施灸。
6.过敏、皮肤感染、溃疡、瘢痕部位不宜施灸。
艾灸注意事项
1.施灸时要注意局部温度控制,防止烫伤。
2.施灸时防止艾绒脱落,烧伤皮肤和衣物。
3.若施灸过程中出现头晕、恶心、心慌、胸闷等晕灸情况,立刻停止施灸,静卧放松,适饮温水,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4.艾灸后应适当喝温热水,不建议喝冷水或冰水,建议饮食清淡,忌辛辣。
5.艾灸后建议1-2个小时内不洗澡,防止寒湿之气带入体内
常用艾灸保健穴位
1.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强壮保健的作用。
2.中脘穴
位于上腹部,肚脐与胸剑联合的中点。具有健运脾胃、降逆止呕、补益中焦、的作用。
3.关元穴
位于下腹部,肚脐下3寸。具有培补元气、温肾固本、强壮补虚的作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