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柯沣 杨永玲 通讯员 艾文枫
(相关资料图)
日前,记者驱车前往祁阳市黄泥塘镇唐家岭村,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前行,行至一处幽静别致的院落,这个位于山坡上的制陶窑口,把记者带到了千年前的唐家窑。
祁阳市黄泥塘镇唐家岭村在唐宋时期,就有多处规模较大的瓷器烧制窑口,是最能体现湘江流域制瓷业成就的典型窑厂之一。该窑址征集到的一只碗里侧书有“唐家作号”四字,此后又相继发现“唐三十二作号庚寅”“唐三十七作号庚辰”等刻款器,而且当地现今仍有很多唐姓居民,故而当地百姓和收藏人士都称之为“唐家窑”。
90后夫妻曹甲伟和唐清彩,一个精通书画、一个擅长陶泥制作,在家乡建起了失传千年的柴烧龙窑。龙窑出现于商代,是窑炉的一种,呈长条形,依山坡所建,自下而上,如龙似蛇,因此得名。
选泥、拉坯、雕刻、上釉、烧制……这是陶瓷古法制作技艺传承人曹甲伟和妻子唐清彩,每天都要重复几十次、上百次的动作,这对年轻夫妻做起了有文化的瓷瓦匠,他们致力恢复、探索、传承古代陶瓷制作技艺,在泥巴里玩起了指尖技艺。通过他们灵巧的双手,泥巴变成陶艺品,每一件精美的成品,用时至少半个月左右,方能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大学学的是室内设计,爱人主攻陶瓷,在她耳濡目染下,我对陶瓷也渐渐有了兴趣。”曹甲伟笑着说。“一件陶坯从制作完成,放入窑里在1200度至1300度高温下,要经过三天三夜的烧制,才能出来一件完整的成品。烧制过程中,处理好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温度稍不适合,便达不到预期效果。”站在曹甲伟自制的窑口旁边,听着他娓娓道来,“烧制陶瓷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就在于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解开谜底前的那一刻,连制作人都不知道最后成品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每天都陶醉在猜谜的游戏中。”
“从小就听长辈说,家乡以盛产手工艺的陶艺品出名,但并不知道是哪个朝代,也没有见过窑厂。”唐清彩接过话题说道,从那时起,一颗寻找制陶技艺的种子就埋在了心里。
好奇心驱使这对年轻的夫妻开始了寻找古迹行动。自2012年起,他们开始在网上搜索家乡土窑的“蛛丝马迹”。“有任何线索,我们就去现场看,但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窑厂旧址。”曹甲伟话语中透露出来的是对艺术的执着。
“那个时候我们一头扎进了陶瓷的世界,只要是相关的内容我们就去看,有线索我们就出发去找,鞋子都磨坏了好几双。”曹甲伟回忆道。功夫不负有人心,2017年,曹甲伟和妻子找到了窑厂旧址,“那个瞬间心情特别激动。我们在沿河两岸发现有废弃的窑堆,断定这里就是以前烧瓷的地方。”言语间,曹甲伟依旧难掩内心的激动,“沿河两公里都是碎瓷片,看到瓷片的一瞬间,脑海中就只有一个想法——离恢复唐家窑制陶技艺又近了一步。 ”
“那个时候我每天都在旧址那里待很久,观察每一块瓷片,琢磨其中的古法技艺。”曹甲伟说。从2016年开始,曹甲伟夫妇遍访各地的制瓷名师名家,详细了解唐家窑陶瓷的制作烧制工艺。“只有回归到传统的制作方式,才能够让这门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曹甲伟说。
为了更靠近古法技艺,曹甲伟暗下决心,自己建窑,潜心研究唐家窑烧制技艺。“有了自己建窑的想法后,除了四处搜集资料,还去各个地方取经。”曹甲伟说,全国各地有名的窑口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因为多数时间是参观,有些东西只能依靠记忆,然后回来进行设计、修改。”改改画画,经过3个月的反复打磨,最终完成了窑口的设计。2019年,夫妻俩建起了这座唐家窑,窑依山而建,就像一条龙,按照古法,这个窑也称为龙窑。
“目前,我们在探索和传承古代陶瓷技艺的路上刚刚起步,未来的路还很长也很艰难,但瓷窑文化传承技艺的魅力是支撑我们夫妇俩走下去的动力。”曹甲伟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未来,我们会继续探索、传承古代瓷艺,把家乡中断多年的瓷窑文化传承下去,让土陶制作技艺走得更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