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玉文 通讯员 邓小凤
醴陵城西、渌水之滨,渌江书院依山而建。
(资料图)
渌江书院悬挂了一副对联,此联是科举落第后的左宗棠在醴陵渌江书院担任山长时,写下的一联。
联云: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凭借此联,左宗棠终得伯乐陶澍赏识,由一个屡试不第的举人,从此步入仕途,最后位列清廷重臣,开启了翻盘逆袭的一生。
7月下旬,记者特邀岳麓书社原副社长、编审王德亚为我们解读此联。看左宗棠如何干谒撰联,陶澍又是如何识才重才。
一、偶然,还是偶然
道光十六年(1836年),24岁的左宗棠已经两次科考失利,此时,受邀出任渌江书院山长。
机缘巧合,同年9月两江总督陶澍借阅兵江西之便,顺道回湖南安化省亲,途经醴陵,县令安排陶澍入住渌江书院,并让左宗棠写一副对联以示欢迎。
“左宗棠牢牢地抓住了这个机会。”王德亚和记者讲到。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上联开门见山,直接选取陶澍一生最为得意之事:道光十五年11月到12月的不到一月时间内,道光帝在养心殿东暖阁召见陶澍14次,并为其少年读书之所“印心石屋”两次御笔亲题大、小匾额。
“廿载”与其说是时间,不如说是以时间状空间,因二十年来,陶澍已是纵横南北、驰骋东西,功勋卓著。
渌江书院大门。资料图
王德亚点评,这用现在的话来讲,上联是直击陶澍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若要说一副联好,下联必定要比上联气势更恢宏、立意更高远,左宗棠这副联做到了。
下联首句“大江流日夜”截自南北朝谢朓的诗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此一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此时此刻,“大江东去”之所,正是陶澍所督之处——江南省(今江苏、安徽、上海)和江西省。
“八州子弟”更多的是一种借代,既是指无数湖湘子弟,更是左宗棠自己。“翘首”既表达对陶澍的敬仰,也将自己渴望急切之情表露无遗。
此时此地,一想到自己作联的对象是陶澍这样一位大人物,左宗棠能不产生“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昂扬之情吗?
上联描述了陶澍一生中的旷世之荣——道光皇帝曾14次召见陶澍,并亲笔为他幼年读书的印心石屋题写匾额。下联借晋代陶渊明的曾祖父掌督八州军事的典故,引出陶澍远祖的光荣历史,并展现出家乡父老对陶澍荣归故里的祈盼。
此联寥寥26个字,将陶澍及祖先历史、荣耀全部囊括,颂扬与敬仰之情融于其中。整副对联,字字关联陶澍。上联以情胜,直击柔软心尖;下联以气胜,让人无法婉拒。
从主观动机分析,此联,是无意还是有意呢?
说无意,没有县令的引荐,没有左宗棠文思才涌的卓越表现,后面的故事也无从说起。
说有意,左宗棠来到渌江书院担任山长时,怎么也想不到会有面见陶澍的机会,陶澍就恰好在这一年,恰好做了一个顺道回乡省亲的决定,恰好陶澍就来了,恰好陶澍有惜才之心、识才之眼。
一切只是偶然。
二、不失节气,干谒一次又何如?
客观效果又如何?
这联的客观效果是极其令人满意的。当夜,陶澍便约见左宗棠,相谈甚欢,结为忘年交。而后,陶澍更是折辈联姻,求左氏长女许配幼子,左宗棠自此在仕途平步青云。
我问王德亚,此等行为,合乎古代文人士大夫之风骨吗?
王德亚的答案是:完全可以,从古至今,一直可以。
唐朝产生过一个著名的现象叫做“干谒”。
何为“干谒?”
唐时,科举考试的试卷并不密封糊名,主考官除试卷之外还可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情予以取舍。另外,通过达官贵人的举荐亦可入朝为官。故而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文人往往会向朝中大员、有名之士呈递自己的诗作,在赞美对方的同时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心迹。
白话讲,干谒诗就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
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就是一首十分典型的干谒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在孟浩然的心中,他希望能做一个“垂钓者”,施展自身的抱负。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你看我这柳眉画得合适吗?能不能讨公婆的欢心?唐代诗人朱庆馀的干谒诗更显含蓄,朱庆馀向张籍自荐,将自己比作新妇,将张籍比作“夫婿”,将主考官比作“舅姑”,希望能在“拜舅姑”前,先得“夫婿”一言。
最近大火的电影《长安三万里》里的主角之一李白也有干谒诗。李白《与韩荆州书》是他初见韩时的一封自荐书。文章开头就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美韩朝宗谦恭下士,识拔人才。接着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
渌江书院里还原了陶澍与左宗棠彻夜长谈的情景。资料图
王德亚介绍,杜甫、王维等诗人均作有干谒诗。
而依照此标准,左宗棠这副联完全能算得上是“干谒联”。
“那这种行为是否是对上司的一种百般奉承呢?”记者犀利提问。王亚德先生的回答是谨慎的:“依我之见,不可简单定性为奉承。只要有才华、有节气,不是卑躬屈膝,那我是给予认可的。”
左宗棠为何能得陶澍青睐,究其根本,是他显露的过人才华。与左宗棠初见面,陶澍便呼为“奇才”,断言“他日必为国柱石”,特留下一宿与之纵论古今,并邀左下次会试后去南京相见。后来,当左再次落第,践约来到南京时。陶澍待若上宾,挽留居住十几日,相信左将来“勋业当在我上”,于是折辈联姻,求左氏上女许配幼子,并托其抚孤。从此,左宗棠在陶氏人脉圈的烘托下,一步步走向高光。
在今天,当我们西出阳关,看到“百年老柳延堤翠”,眼前就会浮现出左宗棠“驱敌携官奏凯还”的气壮山河一幕。回过头看,“中兴名臣”“一代名将”正是对“翘首公归”的最好诠释。
时间拉回现在,一个大学生拿着自己的商业计划书去找风投,又有何不可呢?
三、是陶澍,拉开了湖南人群体性崛起的序幕
所有这副联的关注重点都在作者左公,我们的视线从左宗棠转到这副对联的主人公陶澍。
众所周知,近代湖南向以政治、军事人才辈出而著称,经济领域的人才则较为稀见,而陶澍却是一位擅长经济改革的理财高手。陶澍将对清代社会政治困局实行改革的主要突破口选择在漕运和盐政两大经济领域,是颇有政治眼光与胆识谋略的。
更为重要是陶澍的识才、重才。张之洞、张佩纶一语中的,把陶澍比做晚清时期人才的源头,如黄河发源于昆仑,长江发源于岷江。
王德亚向记者解联。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戴钺 摄
陶澍是清朝第一位官至总督的湖南人,政绩斐然,被称为“晚清人才第一”。秉持着经世致用的理念,陶澍建立了一套实用的人才思想体系,先后举荐、提拔、培养了大批人才,皆是一代名臣和学者。胡林翼、魏源、贺长龄、林则徐等众多人才都是为他所推荐。
陶澍以自己超凡的人格魅力与开拓创新的思想、胆略、才具,团结了一大批经世人才,形成了嘉道年间的经世派人才群体,并且直接开启和催生了咸同年间以湘军群体为主力和中心的人才群体。围绕在他身边的贺长龄、魏源、汤鹏、包世臣、龚自珍、李星沅、林则徐、邓廷桢、黄冕、左宗棠、胡林翼……无不是当世精英人杰。因此,他被誉为道光以来全国人才的“黄河之昆仑,大江之岷”。
史学家萧一山认为:不有陶澍之提拔,则湖南人才不能蔚起。
陶澍可谓近代湖南人才的伯乐,正是独具的识人之才和识人之眼, 陶澍成为了左宗棠的“千里马”。
王德亚认为,如果写不出这么优秀的对联,那就不是左宗棠的水准,如果不能识人,那也就不能称之为陶澍了。
从故居书屋“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的自我激励,到屡试不第,再到渌江书院初遇贵人,千里马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伯乐,伯乐亦属于有准备的千里马。王德亚发出了这样的叹喟。
点评专家:王德亚
王德亚 编审、学者、曾任岳麓书社分管编辑的副社长,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鸣谢: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