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湘西经验,亮相“国字号”会议
湘伴导读
【资料图】
湘西经验,亮相!
6月6日,全国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
(会议现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这场“国字号”会议,目的是交流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会上,湖南、四川、云南、陕西四省文化和旅游厅主要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湘伴君在会上了解到,通过发展旅游,湖南1641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全部脱贫,通过文旅业直接和间接减少贫困人口累计100余万人,在省政府表彰的100个脱贫攻坚示范村中,有32个是旅游扶贫重点村。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东道主”湘西州在会上介绍了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引发关注。
“湘西经验值得学习!”“人美景美,不想离开!”文旅部、各兄弟省市领导嘉宾点赞。
下面,湘伴君从“底色”“特色”“成色”出发,和大家一起看看湘西州如何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让神秘湘西蜚声世界。
“底色”
湘西州是精准扶贫首倡地,是国家森林城市,是湖南省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的唯一市州。
从传统村落、遗址遗迹到传统民俗、非遗技艺,“神秘湘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梦圆蓝天,湘西边城机场试飞成功,即将通航。刘喜国 摄)
随着高铁的开通,航空时代的到来,拥有得天独厚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湘西州,交通区位、要素资源等发展优势更加明显。
湘西州坚持把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全州的最大门路和主导产业来培育,乘势而上、顺势而为。
2022年7月6日,以“新时代红色地标·武陵山旅游高地”为主题的湘西州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在吉首召开。在全省率先召开旅游发展大会,成为推动文旅复苏、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之举。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湘西州积极探索实践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以文旅融合擦亮乡村振兴“底色”。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政策“大招”诚意满满——
成立州委文化旅游工作委员会和州文化旅游产业链建设领导小组,由州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工作委员会组长和产业链链长;出台《关于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瞄准打造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把州域国土作为全域生态、全域文化、全域康养、全域旅游的大公园整体规划、建设和管理……
(凤凰竹山乡居鸟瞰。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健 摄)
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湘西,探幽这方古老大地,感受心中的最美“诗和远方”。
从1992年“猛洞河国际漂流月”活动拉开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序幕,到2022年旅游接待游客人数3750万人次。经过30多年发展,湘西州旅游业实现了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巨大跨越,走出了一条“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百姓富”的路子。
“特色”
在以文化旅游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中,湘西州积极回应群众和游客新需求,大力延伸文旅产业链条,以文旅融合增强乡村振兴“特色”。
“秘诀”有三。
其一,结合实际精准定位,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旅游产业。
吉首市以矮寨大桥为核心,打造奇路、奇桥、奇寨、奇谷、奇瀑、奇俗6大主题的矮寨奇观景区,大桥周边19个村寨被纳入矮寨奇观旅游区规划。白天,游客走悬崖栈道,观矮寨大桥,体验民俗文化活动;晚上,醉“云端”民宿,赏星空万里,感受流光溢彩的盘山公路。
河溪镇张排月亮岛,“月亮岛+葡萄产业园”休闲旅游受热捧。
石家冲街道峒河花岸,集生态观光、亲子研学、文化创意等多功能业态于一体。
(土家织锦传承人叶水云常年坚持教学和创作,成果丰硕,获评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提名人物。陈日红 摄)
其二,重视传统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今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龙山县里耶秦简博物馆开展了一场沉浸式主题研学活动。活动以秦简记载《公船丢失案》为原型,让学生化身闯关小侦探,到“现场”追溯查究案件全貌,将侦破过程制作成秦简文书。
龙山县大力推介“古城寻秦之旅”“土家探源之旅”“红色芳华之旅”“神奇山川之旅”四大精品旅游产品,“激活”优秀传统乡土文化。
其三,增强乡村审美韵味,在让广大群众“腰包鼓起来”的同时,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苗歌飞天,婉转悠扬;鼓声震地,震撼人心。5月26日,中国·凤凰苗族“四月八”跳花节在湖南十大文旅小镇——凤凰山江镇举行,3万余名各族同胞和国内外游客欢聚一堂,共赏苗族风情,共度苗族佳节。
村民变“演员”,村落变“景区”,凤凰麻冲乡竹山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由深度贫困村变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一村一业一特色。越来越多的文旅新业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让越来越多的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吃上了“致富饭”。
“成色”
如何提高乡村振兴“成色”?湘西州的答案是:培育“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全面推动文旅产业与农业、加工业、生态、休闲康养等乡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
永顺县将村庄建设与景点打造同规划、共发展,增添红色元素,实施红色工程,实现“村在景中、景在村中”。
(“五一”假期,永顺县老司城景区推出《土王出征》等文旅产品。向飞卿 摄)
其中,塔卧村以突出红色支部、红色教育、红色股份、红色村庄、红色乡风“五个红色”为主题,打造“十个一”红色工程,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组织基础。近年来,村里年均接待省内外参训学员及游客约20余万人次。
此外,保靖县吕洞山镇全力打造形象鲜明、印象深刻的保靖黄金茶特色小镇;复兴镇甘溪村开发农耕“种”文化和研学产业……聚合多业态,营造多场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
(古丈县栖凤湖茶园。 张才健 摄)
茶园面积位列全省第一的湘西州,加快推进“以文兴茶、以茶促旅、茶兴民富”步伐,茶旅综合产值突破80亿元,带动20余万群众增收致富。
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林下养殖产业和苗寨文化旅游产业,推进茶叶、文旅投资开发经营一体化发展,去年旅游总收入2.3亿元。
神秘湘西何以蜚声世界?
看到这,大伙应该心里有数了。靠的是唤醒沉睡资源,念响非遗“致富经”,推动茶旅融合,推动传承红色基因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文|李寒露 刘笑雪
来源:“湘伴”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