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数十年间,秦汉简牍大量出土,草书简牍数量也越来越多,为何简牍草书依然是简牍研究界的一个难题呢?我们该从何处追溯草书之源?识别简牍草书的方法又有哪些呢?4月12日,第180期长沙市民文化遗产讲堂在长沙简牍博物馆举行。本期讲座特别邀请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原古文献研究室主任、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刘绍刚,以“从简牍帛书看草书的起源和发展”为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讲座。
刘熙载在《书概》中说到:“书家无篆圣、隶圣、而有草圣,盖草之道千变万化,执持寻逐,失之愈远。非神明自得者,孰能至于至善耶?”讲座中,刘绍刚引经据典,介绍了草书的特殊地位,他从简牍整理中草书研究的现状、秦系文字、“秦汉之际” 的隶草、六国古文、汉兴有草书、识别简牍草书的方法等六个方面为大家讲述了简牍草书的起源与发展。刘绍刚指出,当前简牍研究界鲜有针对草书进行细致综合研究的论述,而如何从书体演变的角度,追溯草书的源流及演变轨迹,长期以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块儿“处女地”。
提及简牍草书的起源,刘绍刚介绍了秦汉之际的隶书和秦汉之际简牍中的古文,他提到,以往讨论草书来源时,或没有看到过战国时期的六国古文,或没有见过秦统一前后的古隶简牍,所以在探索草书起源之时,往往只能说源于篆书或隶书。在分析古文当中的草书因素时,刘绍刚解释,草书的草法中,笔顺是非常重要的,后世所谓“不合草法”者,大多属于将行书快写、连笔,而不知很多草书的笔顺本源自古文的那一部分。
刘绍刚表示,从战国晚期出现,到秦、汉、魏、晋,草书一直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而且与篆、隶、楷书不同,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样式。即使是以往都认可的章草一体,在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笔下,形体风格也有很大差异。然而也不能认为草书的发展演变毫无规律可循,随着简牍帛书大量发现,简牍草书的数量已经比较成规模,为当代学者的研究提供了较多的样本。而识别简牍草书,不能单单从文字学、书法的角度去研究,更应该结合简牍学、特别是简牍文书学去进行综合研究。
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环节,现场听众踊跃提问。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博士研究生、已退休的书法爱好者等,纷纷与教授进行积极交流。
据透露,5月20-21日,长沙简牍博物馆将举办出土简牍保护与整理标准化研讨会和全国简牍草书研读会。
潇湘晨报记者李佳美 通讯员管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