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前不久,湖南衡阳某学院一名女学生在网络上发布求救信称,其2021年6月进入校企合作单位实习,后被企业领导性侵并怀孕。之后,校方发布情况说明:学校关注到我校2022届毕业生在网上发布的求救信后,第一时间与该毕业生取得联系。目前,当地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学校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坚决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同时提醒大家,一旦遭遇不法侵害务必第一时间报警求助。(4月12日 法治网)
在校生有“入企”实习之求,是为了通过在企业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是迈出融入社会的人生第一步。而企业需要实习生,也存在多种利益考量,除了实习生的薪资低这一普遍认定的优势之外,更主要的优势则是实习生具有很大的潜力,可塑造性强,或许会为企业未来增添新鲜血液。因此,实习生入企,无论对年轻的学子、在读的院校、企业,都是一种多赢的举措。
打开实习生入企之门,从社会公益层面来解读,是企业应该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能够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其衍生的各类法律问题,也确实需要引发社会的关注。如单独将实习生入企,作为廉价劳动资源来利用,在没有实施劳动保障的前提下,非以实习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让实习生从事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干的简单劳动工作,或担任“流水线”的岗位一员,或成为企业随意进行的“劳动派遣”,随意进行利益交换的实际劳动力。
如此看来,实习生入企之门,有关部门还需要设置好监管之“杆”,将一切侵害实习生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阻挡在法律“栏杆”之外。一方面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倾斜等方式,对承担学生实习社会责任的企业给予正向激励,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也要严格监管,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黑白名单制度,坚决维护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
完善实习生入企实习的权益保障链条,还需要多方联动。首先要实习生加强宣传引导,使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法律维权意识。在此基础上,要加强相关群体的维权意识,正如专家所呼吁的,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并通过在实习单位、职业院校和学生中开展宣传教育的方式,让各方主体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法定义务之后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如此,才能让打开的实习生入企之门成为安全之门。(韩东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