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肖婷婷
不用申请,不公布名单,学校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摸排出符合发放条件的学生名单,再将餐补费偷偷打进这些学生的卡里。近日,湖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都以这种“无痕助学”的形式帮助困难大学生。这波温暖人心的操作,赢得了网友的一致点赞。
其实,隐形补助并非新鲜事,早在2004年,中科大就开始利用大数据算法推行“隐形资助”项目,之后,也有一些高校跟进,采取类似方式对贫困生进行餐补。其中,湖南科技大学的方法很有借鉴价值:学校后勤管理处从就餐率不低于全校平均水平的学生中,遴选出餐均消费最低的3000名学生。学生工作处资助办公室对入围名单进行困难学生身份核实,如属于困难学生,则按200元进行发放。如暂未列入困难学生行列,餐均消费较低的学生也按每次200元的标准发放。剩余入围学生分性别按餐均消费额从低到高排序,按每人100元的标准分配,分完本次发放总额度为止。对于特别困难的学生,经过核实后学校资助办公室将针对性再予资助。
处在自尊心强的年龄,贫困生大多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窘境,就餐时也会刻意避开同学。传统的助学金发放方式过于简单粗暴,自己申请、上报材料,甚至还要和其他申请者“比穷”“比惨”,光在认定贫困生资格这一环节上,就劝退了不少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
急人所急,如何把助学金发放到贫困学子手中,同时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是学校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巧借大数据,让精准帮扶不显山不露水,让贫困生的困窘不被公之于众,隐形补助就避免了尴尬。而且,隐形补助也避免了某些心术不正的学生通过捏造数据,造假材料“骗取”补助,保障了补助金发放的公平性。
真正的帮助,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真诚的给予。不刻意、不浮夸、不张扬,期待隐形餐补在更多的学校出现,温暖更多贫困学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