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湖南日报3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航 通讯员 王勤 邹健 席加军)连日来,衡阳县田间地头掀起春耕生产热潮,农户们抢抓农时,翻耕农田、整理秧箱、培育秧苗。
“再过20天左右,农民只需来合作社的育秧大棚担秧苗,便可直接栽插入田。”在衡阳县群星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育秧工厂”里,几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铺上营养土、洒水、播种、覆土……秧盘源源不断,摆满了自动传输带。
为帮助种粮农民节本省力增效,衡阳县近年来积极推广工厂化、商品化集中育秧。除争取上级财政奖补资金1824.5万元,支持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开展集中育秧外,该县还按每亩60元的标准,补助育秧规模在30亩以上的机插(抛)秧田。衡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辉宇介绍,与群星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同等规模的“育秧工厂”,全县共有37个,可满足12万亩早稻用秧。
(工人们在秧田里摆放秧盘。通讯员 摄)
在岘山镇岘市社区一处水稻秧田里,衡阳县金田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春桃带领工人,忙着整理秧箱等。不远处,刘春桃请来的农机手刘中华驾驶旋耕机来回作业。不到20分钟,一丘2亩见方的稻田便被翻耕成了无盘旱秧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让我坚定了扩大早稻种植规模的信心。”刘春桃说,今年他将种植早稻1200亩,比去年增加200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