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1月24日晚,湖南张家界天门山下山索道排起长队,不少游客晚上9点仍在山上排队。25日,永定区文旅局工作人员称,当晚未出现游客滞留,建议错峰错时。(1月26日《澎湃新闻》)
今年春节假期是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后的第一个节假日,“憋”了三年的公众有了“补偿性”出游的机会,于是,各地景区呈现出“人从众”的场景。景区复苏无疑是一个好现象,但与此同时,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多地景区也出现了游客“被滞留”的现象。据媒体报道,1月24日,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34385人次,创2018年以来春节假期单日接待量新高,有黄山游客反映被滞留5-7小时。同一天,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接待游客逾6万人次,接待人数创单日新高,但有游客在网上反映,景区未控制人流量,导致大量游客晚上被困山上。有游客感叹“后悔出来了”,有游客甚至直接“喊退票”,这无不让游客体验大打折扣。
公众利用春节假期到各大景点旅游,无非是想放松心情,赏美景、尝美食,领略不同景点的人文、风俗等,谁都不想因为景点游客的“爆棚”而“被滞留”。这样的“出游”不但没有起到放松心情的目的,反而让人心累。
要防范游客“被滞留”,笔者认为,关键还在于严格落实“预约机制”和完善“预警机制”。首先,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应加大景区监控密度,建立公开透明的预警机制,及时通报重点景点客流量,做好险情预警、游客分流和疏导工作。其次,景区和相关主管部门不仅要统计每日接待游客数量,还应根据可容纳游客上限,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站等媒体实时信息公开,主动发布预警信息,方便游客安排出游计划。其三,建立健全旅游旺季热门景区“网上预约制”,引导游客“预约出游”“错峰出游”,这不仅有利于景区资源可持续利用,也能提高游客的游览质量。
期待各地旅游景区能通过严格落实“预约、错峰、限流”措施和完善“预警机制”等有效举措,别让“人从众”成为旅游景区的一种新常态,更不要让游客“喊退票”成为景区一道不和谐的“风景”。
叶金福
编辑:龙春晖
责编:李洋
审核:陈旭
关键词: 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