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百节年为首,“过年”二字凝结了一岁的祈盼、一家的团圆和一方的传承。“湖南年夜饭有什么特点?”、“十四地州市年俗有何差异?”、“西汉筵席礼仪和现在有何不同?”值此新年之际,湖南博物院结合自身馆藏,聚焦湖湘年俗和风物,打造了一场名为“守味湖南年”的场景化、体验式新年特展,从年味到年俗再到年货,以文化促进商业发展。
1月12日,湖南博物院“守味湖南年”特展开幕。本次特展以《湖南“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为纲要,以湖湘文化为根基,以湖南年俗、年味、年货为载体,结合湖南博物院丰富的院藏文物资源、文化研究,通过古今并置、时空对照的场景化体验让“文物活起来,文物火起来”。
展览由从马王堆漆盘穿越而来的“守味狸”担任引导员,贯穿展始终。在展览主入口中国古建筑元素的大门上,即可以看到“守味狸”形象的门神,骑瑞兔,跨萌虎,辞旧迎新。由此进入,穿过跨越两千余年的中国年俗演化历长廊,以滩头年画风格绘成的湖南十四地州市年俗长卷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不远处是 “席地而坐,分案而食”的西汉筵席体验区,空中悬吊的“湖南年夜饭”装置与之映射对话,最后顺着守味狸花灯的指引下,来到湖湘优秀品牌展示和年货区。
湖南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段晓明介绍,“守味湖南年”着力打造一桌能看、能逛、能带走的“湖南年夜饭”,充分展示十四地州市极具特色的年俗文化、地方好物与非遗技艺,为本土优秀品牌的出圈出彩提供舞台,让观众可以在感知文化时带走茶颜悦色、辣妹子、黑色经典等组成的湖南年味伴手礼,激发大众对“家乡·湖湘”在地文化的认同。
对于中国人而言,过年是家乡情节最为浓烈的时刻,因为“年味”的背后是地方风物经过人与时间转化而来的滋味,“年俗”的背后是世代相传祈愿来年美满的仪式感。离开了湖南这片土地,湖南人的“年”就会因丢失文化根基而特色不再。守味湖南年,守的就是年俗文化、地域文化的传承。借助展览,让文物背后的历史、知识与人产生联系,找到地域文化背后的共鸣,让大家了解年俗,亲近湖湘,对中华文化多一份感知,多一些体验,成为文化传承的接力手。
潇湘晨报记者李佳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