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一位参加工作才两年的年轻人不幸离世了。根据公司发的讣告:他得了新冠发烧后,于家中设置单独房间隔离。第二天,家人尝试沟通时发现他已离世。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由于发烧惊厥、趴卧而睡,造成窒息而亡。
这一悲剧是一个重大的提醒。现在一个家庭内,或同时阳或先后阳,极为常见。在这种情况下,试图搞清楚一个家庭内谁先感染了又传染了谁已经没有意义;对家庭成员施行隔离,对于阻断传播意义也不大,反而会有风险,导致上述悲剧。家庭成员之间无保留的互相关爱、互帮互助,则有助于帮助发烧煎熬中的家庭成员度过难熬的身心艰难时期。
一位好友向我转述的他们小区发生的一件惊险之事:一位小女孩突发高热惊厥后,两眼翻白,全身僵硬,嘴巴发黑,妈妈让孩子爸爸打了120后,又在小区群求援,刚好楼下有位医生,闻讯立马赶来对孩子进行了紧急医治。其后紧急送医,孩子转危为安。其间,惊魂的10分钟是一个让孩子妈妈悲痛欲绝的过程,也是一个反证了单独隔离的极其危险性的案例。尽管孩子的妈妈在事发时不知道如何施救,但正因她陪护在身边,及时发现险情,迅疾调动起最近的救援力量,才给了女儿一份生命的保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资料图片)
此事件中的中国好人令人感动,不必赘述。但弥漫于民间的一种“单独隔离”迷信,却令人担忧。这种“单独隔离”源自何处,面目已经不甚清晰,可以肯定的是,那种持着大喇叭呼吁夫妻不要接吻和同床的声音,并不是一个传说。360问答便有这样一题:夫妻俩都得了新冠在家隔离还需要单独分开隔离吗?“最佳答案”显示的是:这个时候肯定是需要在家单独隔离的,因为你们两个交叉互相再次感染的话,可能复发作用更为严重。
现实中,不少人确实非常信赖这种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理论”。不仅在疫情防控期间,此例颇多,民间也多有这么行事的。有朋友便对家人进行过这种安排,甚至对小孩也隔离了之,简直细思恐极。
从技术上而言,这样做意义不大。当家庭成员中有人先阳,理论上单独隔离确实可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几率,但是同处一座房屋,无论是空气的流动,还是饮食的传送,都很难不留下丝毫的病毒传播空间。既然做不到绝对意义上的“隔绝”,这种家庭成员之间的“不相往来”便有些可笑。当然,有的家庭条件宽裕,可以做到每个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房子里自主隔离,但多数家庭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选择各自隔离的隐患,前面的例子已经说得很清楚。一旦出现异常情形,求救不及、呼应不及的概率并不低。
一名网友在叙述长沙年轻人离世悲剧的微博之下跟帖称:高烧时候身边没人倒水确实难受。个人的经验是发烧时候根本没力气起来,渴了也不愿起来喝,宁愿憋着也不愿起来上厕所,真的是没有力气。而经过专家的反复告诫,我们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多喝热水,保持身体基本机能的运转,避免在“没有力气”的困境中越陷越深,有多么重要——有人陪护身边,有多么重要。
或言,这样一来,不就是一人中招全家中招了吗?我们当然希望家人有所“保全”,可如果家庭“全阳”是最终难以避免的事,与其徒劳挣扎,何不勇敢一点、坦然一点?在新冠“恐怖指数”锐减之后,我们应该有更大的心理承受力来直面。欣慰的是,如今很多人在朋友圈自言“全家皆阳”时,并没有颓丧之感。
从道义上而言,在一个人得了新冠之后,家人拒绝“单独隔离”说辞,悉心陪伴,同甘共苦,才是最该有的图景。
一个人只要经历过病痛,就会知晓病中的无助和孤独感,某种意义上并不亚于病痛本身。这个时候,家人的守望相助,父爱、母爱的供给,可以让病人得到最实质的帮助和最需要的精神力量。
对病中的家人不离不弃,本质上,这是一种人的本能,甚至谈不上勇敢,但不这样做,那就是愚蠢而怯懦的。
当孩子在一个人的苦熬中走出了病情的阴影,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父母?当老人孤苦伶仃地忍受着病痛和孤独的双重折磨,又该如何看待自己的儿女?当然,天下父母多会选择谅解儿女的照顾不周,而很多情况下人们更是主动“推走”希望陪伴自己的家人,以让家人回到安全地带。但在感情和常识的缠绕中,我们愈发需要更为敬畏常识的力量,听从理性和责任的安排,以更深沉的感情投放,完成一个家庭的抗疫篇章,从而极力避免因为被某种理论俘获而作出不合情理也不合伦理的选择。
古往今来,一部抗疫史,饱含着人类的眼泪,也闪耀着人性的亮色。例如,我们在名著《鼠疫》中,便看到了亲人之间的生死不离。
把小区内“惊魂10分钟”故事讲给我听的友人则告诉我,当他的孩子染上新冠后,孩子妈妈一直陪着孩子睡,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料。最后全家人皆阳,但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一位同事也告诉我,她和母亲染了新冠后,年老的父亲照顾两人忙成“陀螺”,辛苦异常,她担心这位目下家中唯一的健康人也病倒。但她父亲并不以此为负累。
病来如山倒,艰险时刻,根本不需宏大的叙事,也不需任何犹疑,而只需一个事实:我们在一起,相依为命。也许你我不够勇敢,有时甚至会像那位高热惊厥女孩的妈妈那样,惊惧到浑身发抖,但只要对染疫的亲人进行应有的照料,完成该有的奔忙,那就已经非常不简单了。
刘方志
关键词: 家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