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为防疫注入“心”力量
——访市第四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心理咨询师伍建红
记者 张鸿鹏
“当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时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是一种保护性的正常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我们的警觉水平,帮助我们适应环境和提高应对能力。常见心理反应有轻度的焦虑、紧张、心神不宁、坐立不安、警觉、失眠等,一般人会经过短期的自我调适而自动缓解。”
面对新冠病毒这一人类共同的敌人,人们在关注生理健康的同时,也面临着心理压力。10月26日,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心理咨询师伍建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从自身专业介绍如何梳理正确的防疫心态,助力人们“心理防疫”。
伍建红介绍,疫情期间要积极调节个人情绪:一是不恐慌,正确认识、承认并接纳、允许且正常化。正确认识病毒,做好防护。保持头脑冷静、不恐慌,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表现,承认、接纳并允许自己的脆弱和不足,做到既来之则安之。二是适当表达和陪伴。在静默或隔离期间,可以做一些让自己心情愉悦的事情,如跟身边的人倾诉、或跟远方的家人电话、视频倾诉,画画、写日记、室内运动等。陪孩子玩一些亲子游戏,增进感情,让家庭关系更和谐。可以有机会去做曾经想做却没有时间安静下来去做的事情。三是自我关爱。学会照顾自己、关爱自我,饮食合理、作息规律,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每天适度进行自我放松和正念训练。四是寻求外界帮助。可以跟家人、友人电话或视频交流沟通,获得心理支持。
“规律作息是有利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伍建红表示,疫情期间要规律睡眠,尽量固定就寝和起床时间。还要规律饮食,坚持每天适当运动量。睡眠质量差的人群,建议睡前一小时调暗灯光,睡前半小时尽量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养成上床就困的习惯,做到不困不上床,床只用来睡觉。睡前可进行放松活动,比如睡前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折叠衣服、洗热水澡、泡泡脚等,帮助自己放松。
伍建红特别提醒,如果身边的人出现严重自责,痛恨自己,感觉空虚;越来越迟钝和麻木,出现冲动、愤怒和自伤行为;孤僻、缺乏安全感,严重失眠,注意力记忆力下降明显,灾难化、选择性关注消极信息,想法偏执、敏感多疑等;或者出现明显的身体还是躯体不适感,如心急心慌、呕吐、恶心、尿频、厌食、晕眩、头痛、胸闷、发抖等反应,或持续时间超过2周,在排除了躯体疾病原因,可以找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寻求帮助,也可拨打怀化市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0745-2480666。